犇福

新闻中心

NEWS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2024W384号委员吕爱辉委员提案的答复(吉农议案〔2024〕72号)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2024W384号委员吕爱辉委员提案的答复(吉农议案〔2024〕72号)

详情

吕爱辉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

  我国粮食市场调控政策主要由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各地负责抓好贯彻落实。我省主要有稻谷、玉米、大豆3个主粮品种,占全省粮食产量的98%以上。从稻谷品种看,为保护农民利益,防止“谷贱伤农”,国家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2024年东北地区稻谷最低收购价格为1.31元/斤,与上年持平。由于我省持续实施“吉林大米”品牌建设,我省稻谷市场价格相对较高,自2020年以来,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在我省未启动。从玉米、大豆品种看,自2016年以来,实行“市场化收购+补贴”机制。一方面,价格由市场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调节生产和需求,生产者随行就市出售,各类市场主体自主入市收购。另一方面,建立生产者补贴制度,由地方政府统筹将补贴资金兑付到生产者。各地紧盯重点品种、重点时段,统筹抓好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购,保障农户余粮顺畅销售,坚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截至2月29日,全省入统企业累计收购新粮422.9亿斤,达到旺季预计收购量的6成。分品种情况:玉米收购330.2亿斤,稻谷收购88.5亿斤,大豆收购3.4亿斤。

  二、关于规范政策性粮食竞价交易机制

  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平台建设,《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国办发〔2017〕78号)要求“完善国家粮食交易平台体系,拓展物流运输、金融服务等功能,发挥其服务种粮农民、购销企业的重要作用”。中编办批准设立了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交易协调中心(以下简称“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和各省(区、市)联网的省级粮食交易中心共同组成国家粮食交易平台体系。发展目标是:国家粮食交易平台体系继续坚持立足做好政策性粮食交易,着眼于全产业链交易服务,创新完善平台交易、信息、物流、融资四项功能,发挥宏观调控载体、促进产销合作、提高流通效率、服务依法管粮四个作用。要通过扩大交易范围和规模,整合吸引广泛的资源,不断延伸和强化平台功能,全面提升平台服务国家宏观调控和促进市场流通的能力和水平。建设四个子平台:一是升级交易平台,构建新型粮食购销体系;二是搭建信息平台,形成粮油价格“风向标”;三是建设物流平台,助力打通“北粮南运”通道;四是构建融资平台,缓解粮食企业贷款难。抓好八项工作:一是健全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体系,形成立体化服务网络;二是合理布局平台交收库,推进货物管理规范化;三是组建物流供应链实体,丰富平台服务功能;四是严格质量检验检测,确保交易标的实物相符;五是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创新粮食交易模式;六是优化会员服务,提升平台服务质量和水平;七是强化技术保障能力,防范平台运营风险;八是组织举办中国粮食交易大会,推动线上线下有机结合。

  三、关于加强惠农政策协同,降低种粮成本方面

  我省目前支持惠民政策最强的是生产者补贴,2024年我省进一步提高了补贴标准,明确东西部地区大豆生产者补贴亩均高于玉米280元左右,中部高400元左右,分别比去年高60元和80元,给农民吃上“定心丸”。同时利用好绿色高质高效项目、大豆根瘤菌项目和高油高产大豆等项目降低农户种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下一步,我厅将利用其他项目资金,全力降低农户种粮成本,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

  四、关于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提高粮食产出效益方面

  一是按照农业农村部部署,我省持续加大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力度,着力打造一支与农业产业需求相适应、与农村发展相协调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培训采取“线上+线下、理论+实训、培训+跟踪服务”的“三结合”模式,持续提升其产业发展能力、生产技术技能和综合素质素养水平。二是加大对“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力度。2024年,按照农业农村部要求,我省遴选在洮南市、乾安县开展玉米“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建设面积40万亩,集中连片建设包含配备供水泵站相关配套设施、水肥精准调控平台、全生育期精准调控技术模式的玉米产量精准调控系统,实现精准水肥施用和精准调控技术模式有机结合,促进玉米单产提升。三是持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截至2023年底,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380万亩,约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8202万亩)的53.4%,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按照多方参与、明确主体、落实责任、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建管并重、协同推进的原则,全面加强工程设施建后管护工作,先后出台《关于切实做好吉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设施建后管护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设施管护工作的通知》,明确管护主体、内容、资金和责任,全面提升管护水平和质量。下一步,研究制定全省管护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和农业农村部门管护责任,积极拓宽管护资金保障渠道,开展集中“管护月”活动,指导各地加强日常管护工作落实,确保项目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感谢您对我厅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2024年6月3日

  (联系人:王皓;电话:0431-88906435)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这是描述信息

犇福OA    |     企业邮箱    |    后台维护
电话:400-155-0506    电邮: benfurouye@hotmail.com     benfurouye@hotmail.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参花街3662号     

版权所有©:延边畜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    吉ICP备1000000号    |   网站建设:延边微云网络   

回到顶部